記憶中的月餅
發(fā)布: 2010-5-07 16:16 | 作者: 經(jīng)? | 來源: 洋溪資訊 槎溪信息
把酒問青天,明月幾時有,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大文豪蘇東坡的水調(diào)歌頭流芳千古,行云流水般的詩詞仿佛就是詩人和明月間的一段優(yōu)美對話。
今昔是09年的中秋佳節(jié),沒有記錯的話這是我出門在外所度過的第10個中秋,常說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,但對于在外漂泊已久的我來說已經(jīng)少了那些感覺,只是在這濃烈的氛圍里心中還是或多或少的平添些許情緒,看著桌子上朋友送來的兩盒漂亮月餅,不經(jīng)意間又勾起了兒時記憶中那些美好而又久違的記憶。
或許很多在農(nóng)村長大的80后孩子都曾記得,在那零食還較為緊缺的年代,中秋節(jié)絕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,因為到了中秋,無論如何父母總會提前買點月餅和桔子蘋果之類的水果,等到月圓時拿出來供一家人品嘗賞月,我和姐姐也總是搬個長凳躺在上面,愜意的啃著月餅看著那圓圓的月亮和閃閃的星星,聽老爸講著那老掉牙的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,或者說月亮離我們有多遠之類的所謂科普知識。(因為他所說的距離只是一個比方,就說我從10歲一直不停地走到100歲也走不到)
安分守己的姐姐總是比我晚半個節(jié)拍,因為嘴饞的我總是提前行動,翻箱倒柜,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盼望已久的月餅提前掰一小塊嘗嘗,不過就當(dāng)找到也不敢偷吃太多,影響了老媽的統(tǒng)籌安排是會招來皮肉之苦的,在此值得一提的是,那時候的月餅簡單樸實但味道香美無比,外面沾一層芝麻,里面也無非就是些橘子皮,冰糖,花生等,價格記得一般是5元左右一斤,分大小規(guī)格不等,大的比菜碗略大,小的比飯碗略小,要知道,在那年代如誰家能買回幾個菜碗大的月餅,一般都是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較好的象征,但是無論月餅大小一般是很少能人手一個的,都是母親根據(jù)人員數(shù)量用手掰開分配,當(dāng)然,一般情況下母親總是都給我掰個大半,完了我就和姐姐就比誰多誰少,當(dāng)然這就少不了招來姐姐的抗議甚至哭鬧,假設(shè)能分到一塊中間帶點冰糖的月餅,那甜蜜的滋味絕對是無與倫比,能讓我高興的含在嘴里屁顛屁顛地跑過幾條街,感覺此刻的月餅真是人間美味極品,慢慢的用心細細的品嘗,用宋丹丹的話來說就叫那感覺是相當(dāng)?shù)牡轿唬?/font>
時過境遷,隨著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斷提高,月餅這一流傳千年的傳統(tǒng)食品也緊跟時代步伐與時具進,口味品種繁多,包裝愈加精美豪華,從普通的豆沙蓮蓉蛋黃等到能食用的金箔月餅,甚至還有送禮專用的純銀純金打造的月餅,價格也從當(dāng)年的幾元一斤攀升到現(xiàn)在的幾十幾百甚至上萬的高檔奢侈品,不知不覺中月餅已經(jīng)失去了從前在老百姓心中的意義和初衷,也許是年齡增長的緣故,現(xiàn)在的我竟然再也找不到兒時品嘗月餅的那感覺,不是口感太甜太膩就是精美的外包裝欺騙了我善良的食欲,不禁要問現(xiàn)在的月餅究竟是怎么了呢?
呵呵,自嘆老矣,畢竟耕耘在都市的喧囂之中,能讓你靜下心來品嘗一小塊月餅已經(jīng)實屬不易!童心不再,嘴含小塊冰糖就能高興半天的歲月畢竟早已離我遠去,有的也只剩下腦海中那美好的回憶和那已經(jīng)走過的天真無邪的孩提時代!